中诗七月精品学习-彭纯廉的《捡板栗》
中诗七月精品学习-彭纯廉的《捡板栗》学习者:山城子
看,彭纯廉就在这里捡板栗的——
【精品原玉】
捡板栗
文/彭纯廉
一棵巨大的板栗树
摇着巨大的伞
它也给我摇出一片宁静
我虔心地捡拾它的果实
一颗、两颗
像姑娘的眼神滴进我心底
将我的喜悦伸出来20度
不时板栗从树上掉下来
发出窸窣的声音
我停下手闭着眼睛听
是雨滴打在树叶上吗
一颗、两颗
声音把我堆成一个锥形
我在等
等它把秋天掉下来
拉直我的向往
2016.7.18
【山城子学习】
1)我就想不到板栗这个意象——圆圆的、甜甜的,是可以象征的吧?
如果象征我孩提时代的憧憬,真的是恰好了。若是我夕阳的生活呢,也不错的。
板栗树我见过的都很矮小,所以我写,就不可能用“巨大”。
不用,就不能引发想到更大的象征意义,落笔处的“向往”就不只是个人的了。
2)说“给我摇出”,板栗树就人儿似的了。这样诗句就活泼多了。我要记住。
“摇出一片宁静”——我是不敢的。但这“宁静”一“出”,就看到了似的。
静与不静,是听觉负责的,这儿变成视觉了。这就是谁说的动词的通感活用吧?
3)说“眼神滴进”,好像别人没用过,至少我没用过。 彭纯廉你咋想出来的?
这一“滴”,那眼睛就水汪汪的了。这一水汪汪,有人就动心了。这拟人厉害。
更厉害是“喜悦”,人的情感动态竟然成了可视的20度锐角。拟人牵手拟物了。
4)“声音把我堆成一个锥形”。别人这么写过吗?至少我写不出来。咋想的呢?
“声音”这个有頻率的东西,也人儿似的伸出双手了,竟“把我堆成一个锥形”
我咋想不到把这常用的拟人格,拓展到这样看得见的美丽的境地呢?
5)“等”出个顶针来,太有力量了。没力量不行吧?因为要掉下个“秋天”来。
这秋天——大力士吧?竟然可以将人的“向往”拉直了。说能拉直,就又可视了。
这,是不是语言艺术化的技巧呢?我就缺乏这技巧——还是通感活用吧?
2016-7-21于夏云镇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