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楊子澗兩首〈台灣的樹〉下篇/林廣
本帖最后由 吳啟銘 于 2016-7-28 22:03 编辑評析楊子澗兩首〈台灣的樹〉/林廣
之二/雀榕
最後一隻麻雀
曝屍在狼藉的坑洞中
沒有人能確定他的年歲,記憶中
有逃家的童年躲在他額前遐思
有靦腆的青春在他身側探索
有無數的幼鳥在他髮叢間學飛
有無數的榕籽散落天地
鬚,一年比一年更貼近大地的心
直到——馬路一寸寸逼近
販厝一波波湧來
(評析)
小檔案:雀榕俗名鳥榕,熱帶植物,落葉大喬木。葉互生橢圓形,具有隱頭花序、氣生根與白色乳汁,是桑科榕屬植物的重要特徵。所結的隱頭果是鳥兒最愛的食物。
這首〈雀榕〉,不論主題、取材、筆法都跟〈木麻黃〉大不相同。全詩分四段,採用倒敘的方式來呈現主題。由於城市文明的發展,城鄉差距愈來愈小。當馬路也延伸到鄉間小路,許多自然界的植物因而遭受迫害,砍的坎,挖的挖,滿目瘡痍,慘不忍睹。此詩就是對這種由於文明發展,導致生態的破壞,提出了哀哀的控訴。
首段寫的是雀榕被挖除的畫面。原本一棵棵聳立的雀榕,如今只剩下一個個散落的坑洞。那些原本依賴雀榕生存的鳥兒,頓時失去了母體的靠依。在此作者選取了「最後一隻麻雀/曝屍在狼藉的坑洞中」的橫截面,用驚悚的鏡頭引出主題,並希望喚起人們對這類破壞生態行為的關注。「最後一隻麻雀」,是一個象徵,象徵當雀榕被砍伐殆盡,許多鳥類都將因而失去了依存的空間。作者用「最後一隻」、「曝屍」、「狼藉」這些詞語,營造氛圍,定調主題,並讓讀者對事情的嚴重性有了明確的印象。
次段是追憶往事。詩中的「他」,指的就是雀榕。「沒有人能確定他的年歲」,暗示雀榕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因為他生存的時間太久,住在附近的人或多或少都跟他有過接觸。作者選了「逃家的童年」(小孩)和「靦腆的青春」(青年),來寫不管是逃家的孩子或是談戀愛的青年都會來到雀榕。「在他額前遐思」、「在他身側探索」,以具體的動作來寫心靈的無形靠依,感覺只要親近雀榕,就比較有安全感。作者藉此點出雀榕與這裡人們的成長歷程是息息相關的。
第三段進一步指出不只是人類,就連鳥兒也是如此。「有無數的幼鳥在他髮叢間學飛/有無數的榕籽散落天地」,前句寫雀,後句寫榕,把雀榕的名稱做了巧妙的交代。「鬚,一年比一年更貼近大地的心」,雀榕的鬚就是氣生根,這一句主要在表達雀榕的樹齡已經很大,大到足以貼近大地的心。照理說,以雀榕的生命力,還可以繼續生存下去,可是人事的變遷卻不是他所能預料,所以末段才會出現變奏。
「馬路」、「販厝」,是城市文明的象徵;作者用「一寸寸逼近」、「一波波湧來」,展現文明的威逼已成為趨勢無法抵擋。本來「馬路」、「販厝」,都是沒有生命的,在這裡卻用了「逼近」和「湧來」,那種勢如破竹、兵臨城下的氣氛,激盪出無可搖撼的力道,可憐的雀榕終於被一株株連根拔起,成了「狼藉的坑洞」。
在此特別要提的是:作者在末段只是用「直到」二字,引出文明的威脅逼迫,詩就在「湧來」出現時戛然而止,一來藉著「留白」,讓讀者去玩味這些「雀榕」的命運,二來也能跟首段相互呼應,使全詩的結構更形飽滿。這種手法使得文章首尾連為一體,形成了另類的頂真。
我在前面已提過,「最後一隻麻雀」,是象徵鳥兒失去賴以生存的雀榕以致死亡。其實,再進一層思量,這「雀榕」何嘗不也是一種象徵!象徵自然界所有被文明脅迫的樹群,或是其他植物。試想當山林過度開發,樹木一寸寸退離人們生活的空間,不也意味著生態正朝著滅絕的方向前進?所以「雀」和「榕」的死亡,其實表現出人類的薄情,在因果循環下,人類未來的命運不想可知。這是我們在讀這首詩時,必須仔細去探索的一個重點。(下篇)
大咖手笔,超级喜欢。这样评论好专业。
頁:
[1]